Thursday, November 1, 2007

谢谢大家!

谢谢大家出席新谣2007。当晚有近630人参与其盛。

很感激谛聪、南盛、潘盈、秀玲、步青、属七和弦组合的真情分享。许多人深深为他们的坦白而感动。当然能够齐唱新谣和听原唱者现场演绎,更是难得。我们正在考虑明年是否还再办一场。欢迎电邮singxinyao@yahoo.com.sg表达您的意见。

Saturday, October 6, 2007

I have attended 《天冷就回来》

"It was great to be able to watch a musical inspired by the music of Liang Wenfu. Just listening to the xinyao songs that my wife and I loved so dearly brought back memories of the days when we were much more carefree. It was indeed a nostalgic trip down the 80s. I loved the story too, as it told of a love that goes beyond death. Admittedly, the musical brought much joy to my heart and tears to my eyes. At the end of the show, I was compelled to buy the whole collection of Liang Wenfu's CDs." Tan Siang Yu

记得!我们有约




我们到时候见

谢谢大家的踊跃支持,所有800张门票已经发完。竟然在3个小时之内发完,不可不说是一项壮举。目前约有250人迟了一步,只能被记录在等候名单上,一旦有人退票,他们才有机会共襄盛举。

我们将严格执行凭票入场,如果你有事不能出席,请你务必把票於10月14日退回。

我们到时候见。

Monday, September 17, 2007

一个新移民看《天冷就回来》

前天早报《周末论谈》栏目中,题为“一个新移民看《天冷就回来》”。作者罗雅蕙来自中国,他写道:“除了深深的感动,我还能有一份异常强烈的参与感,那种由衷的,大家庭一份子的温馨感觉。《新加坡派》把我的思绪带到了1990年。”他忆起17年前移居新加坡的社会情怀。

后来,他邀请了从未接触过新谣的新移民朋友观看《天冷就回来》,其中包括有一定水平的俄罗斯人。他们都很喜欢。真是音乐无国界。文化竟然跨时空越文化!

这是为什么?词曲优美动人,呈现一大群人的生活,唱着理想,不掩饰心中的情怀?这样的解释不着边际。

还是该文的作者说的好。“如果说新谣时期的流行文化反映出那一个时代本土年轻人的“新加坡人”的认同感,作为一个新移民,我也从新谣中也找到了一份自己对新加坡国家的认同感。“

你认为呢?

Sunday, September 16, 2007

门票

门票分发:30 / 9 / 2007 华语崇拜后
分发地点:教会前门交流处

门票有限,尽早索取,以免向隅。

Tuesday, August 28, 2007

《天冷就回来》

19场《天冷就回来》门票全部售完。这对实践剧场来说是一个空前的纪录。为什么这一个音乐剧有这么大的魅力?原因有很多。可能是本地的华语音乐剧本来就不多,大家踊跃捧场。更可能的是因着当中有梁文福的歌,有杜国威的编剧。冲着新谣而捧场的,相信不占少数。

如果您像笔者买不到票,可以到《天冷就回来》的网站看看剧情介绍和对其的评论。

梁文福在新加坡词曲版权协会所出版的《新谣--我们的歌在这里》曾经这么说:“我们的故事我们自己记载,未来就看下一代。”未来怎么样?莱佛士女中的网站中作了详尽的介绍。请您不妨读一读。

Monday, August 20, 2007

Xinyao - A Music of Our Own by RGS

Here is a marvelous site on Xinyao in English. It is good to be bilingual. Isn't it? Not solely for potential $ purpose. But, something great, like loving our home land, our lifes, our stories.

http://www.rgs.edu.sg/student/xinyao/overview1.htm

Enjoy!!!

Sunday, August 12, 2007

新谣。心谣

在2003年早报中记录了一段心声:

是的,没有新谣,我们的一整代,就少了温暖的集体记忆。

打球的时候我们唱着阳光般的《细水长流》(曾在球场边为你欢呼,你跌伤我背负)——我们真的在球场边播放着这首歌作为我们篮球练习的伴奏;彻夜不眠的时候我们学唱《星空下》(星空下,星空下,星空下,星空下一盏半明不灭的火),当年的星空真的有比较辽阔的天和闪烁的星星;考试抱佛脚的时候电台竟然有人点播《历史考试前夕》(如果秦始皇烧书都烧完,我不必读到三点半),当时的我们多么希望自己是秦始皇,把笔记一把火烧毁;海边烤肉会上我们合唱《故人的酒殇》(谁在海面流浪,无言面对着夕阳)——或许每一个人都曾幻想过去当浪子浪迹天涯,放荡不羁。

总之什么场合什么心情,都有相应的新谣歌曲。它是我们的身份,也是我们的心声,是我们的校园民歌,也是我们的流行歌曲。所有的旋律都是我们成长最熟悉的旋律,所有的歌词都负载着我们成长最珍贵的点滴。

Wednesday, July 25, 2007

齐唱新谣

7.30-8.00pm 太好了!大家齐唱新谣。

Tuesday, July 24, 2007

一起来吧!

演出嘉宾:
许南盛 前水草三重唱成员
潘盈 “说时依旧”的原唱者
黄秀玲 前飞跃歌手
刘步青 前控制塔小组成员
属七和弦 一群好年轻活泼的歌者